虞城婚介:揭开你的面纱来
见习记者 俞立青 丁燕 实习生 阮伟萍
谈起”婚介”这个词,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但是当它作为一种撮合天下有情人的中介服务机构日渐进入我们的生活时,很多征婚者却常因为它有悖于传统的观念而羞于出口。而外界看”婚介”,犹如雾里看花,谁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道道?到底虞城婚介市场是如何运作的?情况又如何?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探营婚介所
上世纪90年代末,婚介所在虞城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到了2000年左右,很多婚介所关门大吉。现在婚介所运行得如何了?记者得到百官街道和曹娥街道工商部门的数据统计,虞城现有20家婚介所,其中包括仅有单一婚介业务的婚介所和融合多种中介业务的中介所。
经知情者介绍,记者对几家婚介所进行了暗访。在江东路上一家婚介所,面积不大,十几平方米,空间被两张写字桌占去了一半,但较为整洁,装修和布置给人一种放心的感觉。从里面出来的一位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我们,她简单询问了记者一位朋友的年龄和工作单位,并诚恳地向我们介绍了婚介所较高的成功率。当记者问到参加婚介需要什么手续时,工作人员具体地列出几条,身份证明和征婚条件,并适时地提到了入会的内容和价钱。”入会是长期行为,比较划算,一直会介绍到成功为止”。
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这家婚介所已经有5年的历史,所以不管是婚介经验,还是婚介信誉,都受到周围群众的肯定。但是不是所有的婚介所都是这般?随后,记者又电话采访了几家婚介所,发现90%的工作人员在第一次为征婚者服务时,都只是口头简单询问基本情况,很少有要求征婚者提供任何证件,最多提到的是,只要你来登记,就可以帮你找到合乎要求的对象。据了解,婚介登记收费一般在50至100元不等,如果需要长期服务的就要收费400至500元。在上虞,较大规模的婚介所有一两千名会员。
在暗访中,记者也提到参加婚介会不会出现电视、报纸等媒体提到的类似”婚托”的麻烦,不少工作人员解释,在上虞,一般不存在”婚托”,由于婚介还未被更多人接受,限于征婚人要求,基本上愿意找一个当地人作为结婚对象,当地人很少愿意做”婚托”。而作为婚介公司,要生存下去的理由只有靠”诚信”,如果有”婚托”出现,几次下来就会被人知晓,就意味着关门大吉。这些原因决定着”婚托”在上虞没有生存土壤,而婚介所也不会冒着这样的危险找”婚托”。
婚介所”游离”市场,无人管理
由于有些婚介所运作和经营方式不是很规范,让不少消费者吃了哑巴亏。到底婚介所的主管部门在哪里?记者打电话征询了工商部门。
记者:”婚介所是否是你们管理?”
工作人员:”我们只负责中介所营业执照的登记,其他都不是我们管理的。”
随后,记者又拨通了民政部门的电话。有关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在几年前就取消了婚介所的审批制度,现在我们没有权利管理它们。”
婚介行业需进一步规范
由于婚介所大量涌现,除了一部分婚介所规范运作之外,不少婚介机构鱼龙混杂,而且缺少主管部门,登记管理方式五花八门,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由此社会上出现诸多针对婚介所的各种批评,但不少在婚介中吃过亏的人羞于出口,不敢投诉。倒是不少从事正规婚介的人员道出了心里话。
“市场上有太多掺有”水分”的婚介,我们这些想搞好婚介所的人对此显得力不从心,婚介所需要进一步规范。”江东路上的一家婚介所工作人员说。
“婚介所夸大了征婚者的条件,个个都被说得如”公主”、”王子”似的,可信度太低。”记者街头采访的一位女士摇着头说。
针对上述现象,有关人士认为如果虞城的婚介所运用市场运行的理念、规则和职业道德,同时有关部门加大对婚介所的注册资金、经营面积和从业人员的规范管理,加大对不规范婚介的惩治力度,虞城的婚介市场应该会显得更加健康和成熟。
据了解,上海等城市已经出现了婚介师这样的新兴职业,这也意味着要开婚介所,工作人员必须考取婚介师资格证,这对婚介所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相信这也是一个让虞城正规的婚介所欣喜的好消息。
-------2006年7月21日《上虞日报》第二版
|